关键词 |
衢州民国官窑瓷器,民国官窑瓷器私下交易,洪宪年制瓷器真品有什么特点,民国官窑瓷器私下交易 |
面向地区 |
专为袁世凯烧制 “洪宪瓷” 的郭葆昌致富后,收藏了大量古瓷,成为民国时期的陶瓷。他将家中所藏瓷器编成图谱《觯斋瓷乘》(郭葆昌别号觯斋主人),共 20 册,还著有《瓷器概说》《项子京历代名瓷谱识》等有关陶瓷的著作。郭葆昌病故后,所藏瓷器为其子女所有。文物王世襄先生怕这批珍贵瓷器散失,找到郭葆昌的子女。经周折,宋子文同意付给郭家十万美金,以 “捐献” 名义将这批瓷器收购。王世襄先生与周士庄先生对照《觯斋瓷乘》的照片及注明的尺寸,逐箱逐件清点后装回原箱,加贴故宫博物院封条。当代民间藏有一个粉彩碧桃胆瓶,为袁世凯 “洪宪” 年间制作,据说当时瓷工因对袁世凯称帝不满,利用胆瓶造型及画面谐音寓意袁世凯 “胆小”,而瓶体化 “碧桃”。这件瓷器既有雍正粉彩的华美,更是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具有收藏价值。
民国瓷器不再以改进胎、釉、彩等原料为目标,甚至也不再以工艺、技术改进为目标,而是专以绘画水准竞高下,形成了夸耀瓷绘技艺而不是制瓷工艺的趋势。这一时期瓷器装饰上仍以青花、粉彩、五彩为主流,器物形制上基本沿袭了晚清的风格,但造型上比晚清瓷器要纯朴平直些。装饰题材广泛,款识也是历朝都有,尤以清代乾隆为多见。总体上来讲,民国时期的民间仿官窑器其面貌不及原御窑仿前朝的精良,但民国初出现的 “古月轩” 瓷器,则是以仿清康雍乾瓷胎画珐琅的面目出现的。
民国官窑瓷器的胎质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早期普遍较为粗松,相较于晚清更为明显,胎釉结合部常泛黄色,但也存在精细的瓷器,与晚清类似。例如一些 “洪宪瓷”,其胎质白润,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了精良的瓷土,经过精细的加工和淘洗,使得胎质细腻洁白,且胎体相对较轻,呈现出玲珑轻巧的质感,有别于一般民窑瓷器的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