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国际货运物流 |
面向地区 |
启运港 |
上海港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
1至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9.6%、72.6%和53.2%,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3%、67.2%和46.8%,国际市场份额继续。
苏伊士运河下调通行费
据悉苏伊士运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宣布为了进一步促进苏伊士运河的运输针对“化学品和其他液体散装”油轮发布了一份新的通行费减收通知。
该通行费减收适用于在美国海湾港口(由迈阿密港口及其位于“美国海湾”内的西部港口起)与加勒比海地区(位于圣安德烈斯岛以北的港口)之间以及在亚洲以下地区之间航行的油轮。
折扣根据船舶停靠的东部距离而定从巴基斯坦卡拉奇到印度科钦的港口可享受20%的折扣;科钦以东港口至马来西亚巴生港可享受60%的折扣;从巴生港向东的港口的船舶折扣高高达75%。折扣适用于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通行的船舶。
加州长滩港口集装箱处理量下降24%
2023年个月,加州港口处理了4,137,379个标准箱,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2023年上半年,长滩港吞吐量为3,732,676个标准箱,比上年同期下降25.5%。
上个月,码头工人和码头运营商搬运了597,076个标准箱,比2022年6下降了28.5%,这是该港口有记录以来繁忙的6月。进口量下降34%,至274,325个标准箱,出口量下降18%,至94,508个标准箱。通过加州港口的空集装箱数量下降了25%,至228,243个标准箱。
下跌61.2%!长荣海运公布半年营收
长荣海运2023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1342.1亿元(约43.9亿美元),同比下跌61.2%。
就季度营收而言,长荣海运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673.8亿元(约22.1亿美元),同比下跌61.5%,较一季度环比增长0.9%。
2023年6月,长荣海运营业收入达到新台币221.3亿元(约7.2亿美元),同比下降63.3%,环比下降3.4%。简言之,长荣海运的月度营收在2月份低于新台币200亿元后,3月份止跌回升,4月和5月连续温和回升,6月份又小幅回落。
0 8 亚洲向美国集装箱出口数量继续下降
根据Descartes Datamyne根据自动化商业环境(ACE)和提单(B/L)编制的统计数据,6月份亚洲经济体对美国的集装箱出口量达到1,473,191TEU(基于装货港的吞吐量),同比下降13%,延续11个月下降趋势,但与上月水平持平。
此外,上半年亚洲向美国出口集装箱8,171,160标准箱,同比下降21.8%。
据日本广播公司(NHK)16日报道,《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在新西兰奥克兰召开部长级会议,正式批准英国加入该框架。报道称,这是该框架扩员,随着英国的加入,成员国增至12国,而经济区也延伸至欧洲。
CPTPP前身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后者由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越南等12个国家于2015年10月签署达成。2017年1月,美国时任特朗普上任后签署行政令,宣布退出TPP。美国退出后,日本开始主导TPP的推进生效,TPP随后改名为CPTPP。经过反复磋商,11个成员国于2018年初完成CPTPP谈判,同年12月30日,CPTPP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7月9日,欧盟和新西兰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目前该协议已递交欧洲议会审议,在欧盟和新西兰完成批准程序后即可生效。
据欧盟预计,此协议将在十年内促进双边贸易增长30%,欧盟对新西兰年出口额预计将增长45亿欧元,欧盟对新西兰投资预计增长80%。
称2023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热的一年。世界气象组织近日也发布报告称,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各国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说,上个月世界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热的6月,5月气温也几乎“看齐”历年热纪录。气温“爆表”导致干旱,引发极端天气,助长火灾发生——这些后果已在全球多地显现。世界气象组织认为,结合世界多地的模型预测和评估意见,2023年7月到9月间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年底的可能性为90%,且“至少为中等强度”。
长沙本地国际货运物流热销信息